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科学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经营部门、社会服务部门及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规划和管理、政务商务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我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地球信息科学综合应用能力,以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信息管理、监测、评价、预测及决策为主要应用方向。
二、培养方式
本专业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综合实习为主要培养方式,采用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和科学研究三个层次构成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该环节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合理安排以及综合性实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论文和综合实习环节,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掌握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以此为基础,通过设置名师教堂、科研训练和创新学分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意识;结合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社团活动等加强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组织能力,积极参与多方面的社会服务与公益活动,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
三、依托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1.依托学科:
地理学学科、地图学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2.专业核心课程:
数据结构B、软件工程A、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工程设计、数字摄影测量学、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数字测图原理与应用等。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如下:自然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工程设计、地信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
根据课程要求,从一年级起安排教学实习,必修课课程实习19.5周,毕业论文实习14周,总实习实践环节33.5周。
本专业实践环节主要由实验课、课程实习、综合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组成,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自然地理学:第一学期,地点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主,1学分。要求学生掌握地形、地貌、地理学等相关知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的理解,并能够应用。
测量学:第二学期,校园,实习1周,1学分。掌握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及扫描矢量化等方法和步骤。
地图学:第二学期,校园、实验室等地,实习1周,1学分。要求学生掌握地形图阅读、量算、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地图投影以及投影转换、专题图编制等基本过程和方法。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四学期,校园,实验室,十三陵等地,实习1周,1学分。通过实习重点掌握地面光谱测定方法、航空象片的基本特点和立体量测方法、遥感图象目视解译方法以及遥感的应用和遥感制图。加深对遥感原理和主要技术的理解,并能够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第四学期,校园,实验室,实习1周,1 学分。主要内容包括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据输入、空间数据库建立、数据处理、空间分析、统计分析、制图以及数据输出等功能,能够熟练使用一种主流GIS通用软件,并用以解决资源与环境领域中的应用问题。
数据库系统:第四学期,实验室,实习1周,1学分。主要内容包括熟悉主要的几种数据库,了解数据建库过程,数据索引构建以及查询检索等。
软件工程:第五学期,实验室,实习1周,1学分。通过实习掌握软件工程的主要流程与分析方法,尤其是软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加深对软件工程原理的理解,并能够应用。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第五学期,校园,实验室,实习1周,1学分。通过实习掌握全球定位系统等卫星导航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式,以及后续数据的处理。加深对卫星导航定位原理的理解,并能够应用。
遥感图像处理:第五学期,校园,实验室,实习1周,1学分。通过实习掌握遥感图象处理的主要流程和处理方法,以及在应用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能够针对应用使用高级语言编写常用的图象处理软件。
地理信息工程设计:第六学期,实验室,实习3周,3学分。要求模拟GIS软件工程建设的实战过程,让学生充当系统建设的具体人员,通过实习环节,使学生“真正”投入到GIS工程建设当中,通过感受GIS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过程,深入掌握所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以后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地信综合实习:第六学期末暑假期间,地点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主。实习5周,3学分。内容包括数据获取途径和方法、应用主流平台进行空间数据处理、模型与系统开发、数据维护等。
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第四学年,14周,8学分,毕业实习地点随导师课题而定。目的与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拟定开题报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深入科研、生产实践,收集加工各种信息、数据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撰写科研报告和学位论文的能力。
五、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1.掌握数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空间信息处理分析、系统管理和维护能力;
3.掌握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监测、评价、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6.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六、学制
学制四年。
七、毕业与学位
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及相关要求,修满本专业规定学分,毕业论文(设计)合格,准予毕业。该专业毕业生至少修满194学分,其中必修课内讲课、必修课内研讨和专业选修共131.25学分,必修实践环节50.7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26.16%。
达到授予学位条件的,授予理学学士学位。